院士结亲安迪尔 万里融情一家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10-14 21:39:26
分享

2017年10月13日,对于大漠腹地民丰县安迪尔乡拉依亚提坎村12岁的维吾尔族小女孩热米莱•麦麦提来说,是特别开心和终身难忘的一天。因为,一名特殊的“亲戚”——我国著名的信息分析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建华从万里之外的青岛前来看望她,同他们一家结为亲戚。这对于一个祖祖辈辈生活在沙漠深处、距离县城180公里、4年前才通电、一年有200多天沙尘天气的偏远乡村的小姑娘来说,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听说郑建华院士今天要来家里看望他们,热米莱•麦麦提一家特别高兴。10月13日一早,他们早早地起床开始忙活起来。父亲麦麦提•苏莱曼负责宰羊,母亲玛依努尔•吾卜力忙着打扫家里的卫生、上街采购水果,张罗着招待亲戚的晚餐。热米莱•麦麦提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放学后,就帮着爸爸妈妈打扫卫生,等候着郑爷爷的到来。

由于安迪尔乡地理位置偏僻,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郑建华院士13日中午从乌鲁木齐乘飞机到达且末县,然后再乘车走了近4个小时来到民丰县安迪尔乡。为了能够早一点见到自己的“孙女”,郑建华院士一路上顾不上吃午饭,匆匆赶到热米莱•麦麦提家时,已是天黑时分了。

郑建华院士一下车,眼尖的热米莱•麦麦提一下就认出了他。她飞奔着跑过去拉住“爷爷”的手,亲热地叫着“爷爷、爷爷”,把远道而来的“爷爷”热情地迎到了家里。

品尝着香喷喷的烤全羊、手抓肉和当地特色的库麦其,看着聪明可爱的小热米莱,郑建华院士忘了一路长途旅行的疲劳,他一边把从青岛带来的两套书包、科普书、文具等礼品送给了热米莱•麦麦提和她的弟弟,一边乐呵呵的同她们一家拉起了家常。

原来,热米莱•麦麦提和郑建华院士于今年4月份在乌鲁木齐举办的新疆第六届青少年科技节上就有过一面之缘。当时,郑建华院士应邀前来新疆作科普报告,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热米莱•麦麦提经过精心准备,在自治区科协“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组织下,前往乌鲁木齐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表演了科普剧节目,并获了奖。看了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又听说这些聪明伶俐而又可爱的孩子是来自条件艰苦、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漠腹地时,郑建华院士对她们有了特别关注。

在即将离开新疆时,郑建华院士从自治区科协了解到,新疆当前正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活动,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天山南北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而且使新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日益密切,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的基础。他对此非常感兴趣,认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活动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非常有意义,于是,萌生了同安迪尔乡的小朋友结为亲戚的念头。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自治区科协,引起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李春阳的高度重视。

幸福,就这样突然降临到热米莱•麦麦提小朋友的头上,在自治区科协“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郑建华院士同热米莱•麦麦提结为了亲戚。由于此时热米莱•麦麦提早已返回安迪尔,而郑建华院士也返回了青岛,“爷孙”俩没有机会再见上面。

得知自己和郑建华院士结为亲戚,热米莱•麦麦提甭提有多高兴。5月中旬,她给郑建华院士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向郑爷爷介绍了她家乡的变化、家庭和本人的学习情况,并热情的邀请爷爷能够到她家中做客。

令热米莱•麦麦提没想到的是,郑建华院士不仅迅速的给她回了信,在信中介绍了伟大祖国的巨大变化,勉励她好好学习,而且还承诺今年要到新疆专程来看她,并在信中留下了他的电话。

“爷爷,我收到了您的回信非常高兴,您和奶奶身体好吗?”“爷爷,您什么时候能到我们这里来,我和弟弟还有爸爸、妈妈热情欢迎您来我们家。”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热米莱•麦麦提通过爸爸的手机经常给郑建华院士发短信。

每次收到热米莱•麦麦提发来的短信,郑建华院士都特别开心,无论当时工作有多忙,他都第一时间给自己远方的“孙女”一一回信,询问她生活和学习上有没有什么困难,鼓励她好好学习,并希望她将来能到北京或青岛上大学。就这样,一老一少,两个相距万里、不同民族的“爷孙”俩就这样通过短信的形式,聊着彼此的变化和心声,成了忘年交。

听说热米莱•麦麦提家来了院士,本来宁静的安迪尔,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很多邻居和小朋友都好奇的来到她家看热闹。10月14日一早,安迪尔乡小学的师生也来到热米莱•麦麦提家,热情地邀请郑建华院士到学校里参观,郑建华院士欣然应允。

来到安迪尔乡小学,郑建华院士见到了今年同热米莱•麦麦提一起参加青少年科技节的小朋友们,大家也认出了他,都亲切的叫他“郑爷爷”。师生们将郑建华院士围成一圈,给他戴上了红领巾和少数民族传统的小花冒,并用国语不停地向郑建华院士提问、介绍自己的情况,最后,学生们用合唱的形式把一首《可爱的安迪尔》献给他。

“大漠深处有个神秘的地方,昆仑雪水将她打扮梳妆,这就是安迪尔我可爱的家乡。”听着这首由自治区科协“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创作的歌曲,郑建华院士被师生们的热情和淳朴深深的感动着。当他得知学校普及国语教学时间仅仅一年、所有的学生都能用国语进行学习和交流时,他非常惊讶:“没想到大漠深处的孩子们掌握国语的速度这么快,了不起,了不起啊。”

临别时,郑建华院士随手从包里拿出6000元钱捐给了安迪尔小学,让学校给孩子们买一些学习用品。并鼓励小朋友们要学好国语、学好文化知识,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将来到内地上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回来建设好美丽的新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他说:“同学们,我们要像习近平爷爷说的那样,自觉维护好民族团结,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好,只有我们的祖国好了,我们大家才会好,我们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今后,我有机会到新疆来出差,一定会再来看望你们的。”

听了郑建华院士的勉励,安迪尔乡小学5年级的学生阿不都•扎伊尔说:“爷爷,请您放心,我们现在从小学就开始实行国语教学了,村里的叔叔阿姨们在自治区科协‘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也在集中学习国语,现在,他们的国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们的民族团结工作也很好,大家不管哪个民族,在一起相处都很融洽。今后,我们一定会学好知识,将来也像您一样成为一名大科学家,到时候,我一定会到青岛去看您。”

相聚的时间总是那样的短暂。参观完小学,郑建华院士也到了要返回的时间。听说郑爷爷要走,热米莱•麦麦提早已热泪盈眶,她拉着郑建华院士的手依依不舍的说:“爷爷,您什么时候再来看我啊?”

“热米莱,等你长大点,我会接你到内地去参观学习的。今后有困难了,一定要随时联系我,我会竭力帮助你的。我也会再来看你,而且还要在你们家多住几天呢。”郑建华院士对热米莱•麦麦提说。

“爷爷,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到青岛看您!”热米莱•麦麦提一边哽咽着,一边不停的挥手向爷爷道别。

“从2016年底,自治区启动‘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活动以来,受到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次郑建华院士不远万里、风尘仆仆的来到新疆民丰县安迪尔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体现了全国各界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关爱。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带领科协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深入地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好,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贡献力量。”正在下沉驻村帮助指导“访惠聚”工作的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李春阳说。(石本兵 左永江)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