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兰:一根绣线传递民族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7-24 09:07:07
分享

7月2日,冬兰一边打电话和察布查尔县(简称为察县)的残联的工作人员联系培训的细节,一边在车间查看订单的生产进展。她留着精干的短发,素色棉麻质地衬衫,同样质地的长裤裤脚上绣着有锡伯族特色的花纹。

“我就想将我们锡伯族的文化传播出去,所以我才回到故乡创业。”冬兰说。

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拿起绣花针是什么样的呢?2013年,冬兰放弃了年收入近百万元的工作,和爱人返乡创业。在湖南求学、北京和日本工作生活,都是锡伯族的夫妻俩发现回到察县老家并没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

经过考察,夫妻俩发现锡伯族的刺绣很有民族特点,决定以锡伯刺绣作为传播锡伯文化的桥梁。

夫妻俩跑遍了县城和周围的乡镇,找厂房、找绣娘、找创业伙伴。但是情况却不容乐观,厂房、人才、资金,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都要靠他们自己来解决。

冬兰创办的“新疆兰派服饰有限公司”,想做成锡伯族的文化旅游的招牌,如果厂区设在伊宁市不能接锡伯族的“地气”,如果设在距察县40公里外的工业园区,又没有办法向游客展示产品。前前后后花费了近4个月的时间才选择了现在的厂房。

从一间小房子到现在400平米的大厂房,冬兰希望能有一个1000平米的大厂房,这样就能更好的展示她的产品。她希望将来能将体验店开在乌鲁木齐或者内地的一、二线城市,让更多的人了解锡伯族的文化。

创业3年,现在的她既是老板,也是绣花工、设计师,还有可能成为一名裁剪师。“没办法,什么都需要你操心,我就什么都学,主要还是因为没有优秀的人才。”

“很难招到大学生,即使来了也留不住,能够使用现代化刺绣机的绣娘和专业技术人才都很缺乏,光人才培训就花了很长时间。”一直做技术工作的冬兰从没想到做实体这么困难。

招来的绣娘光电脑的复制粘贴就要教一个月,“没关系,只要愿意学,我就愿意教;零基础没关系,公司也会定期请老师上课;从画图、制版到配色,只要愿意学,我都愿意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冬兰非常平静的说。“绣娘分散在不同的村镇而且不愿离家,我就在村里设置微型工厂,或者让绣娘在家里完成工作。”

解决了厂房和人才问题,资金又成为不能回避的一个难关。为了支付房租、工资和设备费用,冬兰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积蓄,不够就问父母借。

“你们把我们的养老本都赔没了怎么办?”冬兰感慨到,“其实最后能帮你的只有父母,开始坚决不借钱的父母不仅将自己所有的积蓄借给了我们,我们还把他们的房屋拿去抵押贷了50万,最后把他们的工资卡也抵押出去。”

现在公司已经投入了近500万,每个月仅支出就需要5万元。好在2016年的生产效益达到280万元,基本持平。虽然目前成本还没有收回,但经过两年的发展,企业的效益稳步上升还是让冬兰看到了希望。

“锡伯刺绣与哈绣、苏绣不同,锡伯刺绣在绣制过程中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能补绣,假如绣到一半绣错了,那么就得拆掉全部重来,这种绣法也是西迁精神的延续,体现着锡伯族人的执着、实在。”冬兰身上就是这种执着, “倔,太倔了,死不回头,我父母就这样说我。”

“如果没有这种倔劲,我不可能坚持下去。大家都说我有病,可我就是希望能把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播出去。”

冬兰的眼睛亮了起来,“锡伯族是一个特别勇敢、特别忠诚、勤劳的民族,但是缺乏与时俱进,这么多年来,我们优秀的文化没能走出去让全国、全世界的人认识我们、了解我们,我常常在心底问自己,这是为什么?”

2013年,冬兰在北京参加了第22届国际服装节,一到现场,她就到新疆展区寻找自己民族的产品,找了很久都没有发现一件锡伯族产品。

想起在海外工作时,说起她的民族,竟然有人奇怪还有这样的民族?“为什么不走出来,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民族呢?”她把心里的遗憾告诉朋友,但朋友的一句话问住了她:你为什么不自己做?

是呀,为什么不自己做,把自己民族的文化传播出去呢?冬兰犹豫了。 如果回家乡创业,那就意味着冬兰和爱人十几年的奋斗和积累将会回到原点。冬兰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而她的爱人一直从事金融行业相关工作,两个人对实体经济都基本没有了解,犹豫再三,爱人帮她下了决心:你想做就去做吧。2014年,一家三口带着全部积蓄回到察县,从高薪白领变成了创业青年。

创业难,这一点冬兰是有心里准备的,但是当困难迎面而来时,才让冬兰切实感受到了创业意味着什么。

手工产品见效慢,公司生产的锡伯族刺绣产品在本地市场很小,在伊宁市和乌鲁木齐的销量也很有限,但是在上海等内地的一线城市却大受欢迎:一次她带着公司生产的围巾去上海参加比赛,本来没有抱什么希望,所以每个产品只带了一条,但让她意外的是,她带来的围巾还没来得及给评委展示就以每条1500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

她问顾客:你不觉得贵吗?顾客告诉她:我们看中的是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的背后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故事。

这时候她才明白,发掘自己民族文化的故事时,一定要走向高端产品而不是停留在传统层面,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也要结合现在的流行元素,挖掘其中的元素应用于现代的服饰当中,走进人们的生活。

现在,锡伯族刺绣已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冬兰和她的“兰派服饰”品牌和产品推广也在稳步推进。

7月10日,冬兰要出资为县里的残疾妇女提供专业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还能为她们提供就业机会。冬兰还计划资助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一步一步实现一个学成归来的大学生想为家乡做点事的心愿。 (杨建蓉)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本文为“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实践课堂·发现、纪录大美新疆”实践成果)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