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尔县是全国唯一的锡伯自治县,也是全世界完整保留、传承锡伯族文化的地方。在这里生活的两万多锡伯族人,至今完整保留着本民族独特的锡伯文字和民俗风情。
7月2日,在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民族博物院内举办了第四届“锡伯大饼”比赛。锡伯大饼因为其制作简单作为西迁之路的主食。因此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以烙制锡伯大饼的方式来纪念锡伯族“西迁”戍边的先辈们。
公元1764年,受清朝乾隆皇帝的诣谕,锡伯族1000多名骁勇善战的勇士,从沈阳太平寺出发,携家带口长途跋涉1年又4个月,到达新疆伊宁察布查尔戍边,完成了历史上伟大的西迁壮举。
时光走过了252年的时间,西迁的锡伯族后裔们已经在新疆伊犁河南岸生活了十代人。尽管如此,祖先留下的优秀民族文化却从未忘却。它表现在赛场上妇女们娴熟的制饼手法、表现在青年孩童精彩的贝伦舞表演、表现在服饰上精美的锡伯绣、也表现在男子手中射向靶心的箭。
锡伯族在日常生活中喜食面食。发面饼在锡伯语中为“发拉哈额分”,又称“锡伯大饼”,锡伯族人几乎每天都要吃。这种饼用面粉、碱面和水制成,在锅中烙出来,受萨满教影响,带有烙制花纹的叫做“天”,另一面则是“地”。这种饼的吃法很讲究,食用时必须“天”朝上、“地”朝下,掰成四块,体现了锡伯族的天地观念和民族习惯。
锡伯族的妇女几乎都会做锡伯大饼,代代相传。53岁的吴秀娟是察县当地的锡伯族妇女,她说:“我们锡伯族人自己的饮食,不能断了,不能丢失了”。
察布查尔县又被称为“箭乡”,因为锡伯族传承着“国语骑射”的文化传统。
在八旗制度下,锡伯族村村有箭场,家家有弓箭,家中降生男孩,门口要用红绳挂一小弓箭,祝愿孩子成为一名勇敢善射的男儿。到十五、六岁时,进行严格的骑射训练;满十八岁后每年都要参加官方严格的骑射考核,达标者注册为“伍克辛”而应征入伍,成为誓守祖国边疆的战士。
弓箭陪伴着锡伯人降生、成长,弓箭文化孕育了锡伯族战胜困难的动力,逐渐由古代渔猎生活的谋生工具转化为守卫祖国的军事武器,又由军事武器转化为民俗艺术当中颇具特色的娱乐活动。
察布查尔县有“中华弓箭文化博物馆”,它是全国第一所以弓箭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馆内共分为射箭文化、军事文化、礼仪文化、弓弩、箭镞、扳指等18个文化板块,系统介绍了中华弓箭以及世界弓箭文化。
整个博物馆共展出32款世界各国代表性弓箭、450枚各类传统弓箭及150件各类射箭护具等展品,馆藏30款全世界代表性的弓种,680余副图片,并且收藏了最有代表性的 “中华第一长弓”,完整地展示了华夏礼射的礼仪系统。
生活在这里的锡伯族人民,他们传承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传统。
察布查尔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由锡伯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回族、蒙古族等25个民族组成,受其他民族影响,锡伯族的饮食、舞蹈、文字方面等都有所改变。
今年59岁的镶蓝旗(扎库齐牛录乡)农民佟玉凤说:“锡伯族已经和汉族逐渐融合,现在大多数锡伯族人都使用汉族名字,少有锡伯族意义的名字了。”
佟玉凤也是这次比赛表演舞蹈的扎库齐牛录乡舞蹈演员之一,为了更好的继承本民族文化,乡政府组织了业余舞蹈队,有老有少,逢年过节和有比赛活动时,她们就会去表演。
“贝伦舞是锡伯族的象征,现在的贝伦舞与从前也有些不同,从前是小幅度的动作,现在是大幅度的动作,来展现锡伯族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佟玉凤说,“锡伯族歌曲也应该被传承、发扬。”
锡伯族秉持着中国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这里的妇女擅长刺绣。正是锡伯妇女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将山河、树木、花卉等大自然赋予的美好事物,用灵巧的双手绣到自己的服饰里,锡伯族刺绣在2010年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绣错了,就废了,就得重新开始,不能补绣,不能回头,只能重新开始。。”以“锡伯绣”命名的兰派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冬兰强调了锡伯刺绣的特点,“这种绣法和西迁精神是一致的,锡伯刺绣就如西迁的勇士一样,勇往直前,决不回头”。
锡伯刺绣和新疆其它少数民族刺绣有不同:首先文化背景不同,带来的图案纹样就不同;其次是绣法不同,比如哈萨克族的刺绣来源于生活,比较随意、生活化,是勾针绣,而锡伯刺绣不同,它是比较规整的;最后一点就使前面所说的,其它刺绣如果绣坏了,可以补绣,但锡伯刺绣在绣的过程中,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锡伯刺绣的绣法和锡伯族人的民族气节密切相关,受当年的西迁的影响,培育出了锡伯民族“勇往直前、永不退缩”的精神。 “忠诚、英勇、开放、包容、创新、勤劳”的锡伯族,依然在用这样的生命和热血去开拓属于自己的明天。 (潘阿青 罗凤英 曾嘉艺 马倩 )
(本文为“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实践课堂·发现、纪录大美新疆”实践成果)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