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不辞长作“村里人”

来源:新疆日报
2017-07-19 12:42:00
分享

原标题:【访惠聚】不辞长作“村里人”

固本培元建强基层组织

7月16日下午,恰江村党支部书记、26岁的艾买提·热合曼正组织党员召开支部会议,学习最新的文件精神。

而在几个月前,别说召开支部会议,艾买提说话根本没人听。大家不相信这位新上任的年轻巴郎,能给村里带来新气象。

今年4月刚担任村支书时,艾买提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自治区政协机关驻恰江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张成风和这位全乡最年轻的村支书结成“一帮一”对子,田野边、饭桌旁、办公室……手把手地给他教思路、教方法、教经验,提要求、交任务、压担子,让他在实践中一点点提高。同时,不断完善村级党组织各项制度流程,以制度管人。如今,艾买提的底气足了、信心强了,他说:“张书记就是我的引路人。”

在阿亚克喀拉库勒诺村,村委会主任克热木·吾甫尔也有着同样的经历。

今年4月,工作队摸查村里贫困户情况后,把不符合低保户标准的人员剔除出来,克热木的亲戚就在其中。

刚开始克热木不理解,在盛春寿的耐心引导和教育下,克热木明白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主动将亲戚调整出低保户名单。

村干部的亲戚被“挤”出贫困户,看起来失了面子,却得了民心。优亲厚友的风气被彻底改变,克热木树立了威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在硝迪盖托格拉克村,自治区政协机关驻该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宋长江与该村党支部书记阿卜力米提·达吾提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挚友。二人互学语言、互相交流,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为了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自治区政协机关“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坚持党建为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把村级党组织建强,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了增强村级后备力量,驻村工作队大力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定计划、选苗子、抓培训、压担子,为村“两委”班子储备人才。如今村民们纷纷争当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

脱贫攻坚放飞致富梦想

“工作队来了,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都带来了。我真想再活几十年,看看我们村会变成什么样!”7月17日上午,阿亚克喀拉库勒诺村80岁的村民阿不力孜·苏拜西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望着刚封顶的安居富民房和新修葺的羊圈,高兴地合不拢嘴。就在两个月前,他还住在土坯房里,没有院墙,没有地坪,院子里的浮土,踩下去就没了脚面。

“我们将安居富民房、庭院经济和‘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规划,帮助农户做好院落规划整治,还协助村民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棚圈、小作坊、小禽舍等,引导村民把庭院变成‘聚宝盆’,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盛春寿说。

驻村以来,自治区政协机关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协助乡村开展扶贫工作,进一步修改完善脱贫攻坚计划、明确脱贫攻坚工作路径,制定详细工作时间表,细化扶贫举措,在“六个精准”上下功夫,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庭院经济发展增收脱贫,保证一户不漏、一人不落。

工作队积极申请到巴楚县庭院经济建设项目资金639.5万元,其中庭院经济建设596户,自来水入户912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鼓励并引导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渠道,力争户户有门路、人人有活干、月月有收入。

为了“扶真贫、真扶贫”,自治区政协机关驻阿亚克喀拉库勒诺村“访惠聚”工作队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方式:争取自治区科技精准脱贫示范项目,建立305亩甜瓜示范基地,以建卡贫困户为对象,将项目资金落实到人头,以股权形式入股农业合作社,同时引入农业龙头科技企业,为村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村民股东人均预期分红可达2000元,村集体可直接增收6万元。230户贫困户走上造血式的产业扶贫道路。

汇聚合力,共同助力。自治区政协党组与自治区畜牧厅联系,协调价值30多万元的鸡苗和饲料发放给贫困户;各工作队积极牵线搭桥,引来社会企业捐助扶贫资金;动员“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帮扶责任单位投身脱贫攻坚。

用实际行动架起“连心桥”,用真情奉献铺就致富路。政协机关“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仍在不懈努力着。(李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