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疆博物馆看文物修复师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作者:王晶晶 来源:天山网原创
2017-07-18 20:48:32
分享

来新疆博物馆看文物修复师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指尖旋舞 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开幕式上的古筝表演。

天山网讯(首席记者王晶晶摄影报道)7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二楼《指尖旋舞 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刚刚开展,北京服装学院研二学生葛梦嘉驻足在一只片金棉布枕前,仔细看着金丝线的纹路和花样,她不会想到,让她眼中神秘深邃的纺织品文物得以复原犹如再生的人,就坐在距离她不远处,正修复着另一件汉代的套头裙。

为期3个月的《指尖旋舞 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是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社会活动,也是新疆关于“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首个主题展,汇集了丝绸之路新疆段出土且经修复保护后的精品文物共130件/组,较全面地介绍和展示了近十年来新疆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成果。

此次展览最大的突破在于,首次将文物修复工作室“搬进”展览,参观者可以亲眼看到文物修复师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在展厅的最深处,三位纺织品修复师,正在对一件汉代出土的套头裙进行修复。第一位工作人员对文物进行清洁和消毒,另外两位进行针线修复。现场修复工作室,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刚刚在纺织品展区看到的文物,就是他们这么一针一线修复出来的,能够看到这个过程的感觉很神奇,这个展览真的很棒。”葛梦嘉说。

事实上,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上的展品充分吸收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和文物修复成果,很多文物或是第一次走出“深闺”,以“密集”的展陈节奏面向观众。展览分为壁画、纺织品、金属器、纸质文书等,130多件(组)展出的文物,都附带一张文物修复之前的照片,为了便于参观者了解每种文物的修复方式,每个展区都有一台电子终端,播放着此类文物修复的详细过程。“文物从出土到走进博物馆,都要经过文物修复师的手,这个展览让我对文物修复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很厉害。”北京游客高小旗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刘炜介绍,近十年来,新疆修复了六千余件文物,其中以纸张、纺织品和泥制文物为主。本次展览是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的具体举措,这些文物所凝聚的“艺”涵和传承的文化精髓都阐释了新疆自古与祖国始终历史相沿、人文相关、根脉相连的紧密联系。此外,展览还将通过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这个平台,走近百姓、走向世界。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友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提炼和继承丝绸之路精神,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