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说兵团——胆

作者:陈平 来源:兵团日报
2017-07-12 12:50:00
分享

原标题:字说兵团 胆

胆是先祖留给我们的一个象征真诚、豪迈、勇敢的字。司马迁《史记》“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文天祥“所恃知己,肝胆相照”;谭嗣同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红灯记》有面临生死关头的唱词“浑身是胆雄赳赳”。

上世纪60 年代初,电影《生命的火花》在全国引起轰动,点燃了无数有志青年的心灵之火。影片中刘海英的原型是被誉为“中国保尔”的湖南女兵王孟筠,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的胆气豪气。

王孟筠是进疆“八千湘女”中的普通女兵,14 岁参军。部队到五家渠开展大生产运动,她要开拖拉机,领导说长大点了再说吧,先到连队当宣传员。于是,在修水库的队伍中出现了一个短发圆脸的“ 儿童团员”。她用铁皮喇叭筒广播好人好事,送水送饭,把欢笑带给满身泥土的战士们。那年冬天水库决口,冰水冲向贵重的材料仓库。来不及叫人救援,她一个柔弱女子跳入冰水抢救国家财产,几个小时后才被战友们救出来。冰水透骨,使他瘫痪在床。不到17 岁,她被列入“供养人员”。之后,刚烈的湘妹子决定与病魔的殊死搏斗,先是能扶着病床站几分钟,接着能拄拐行走,后来能走路了。

就在王孟筠战胜病魔,恢复站立行走的同时,1959 年《人民文学》刊载了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冰峰五姑娘》,兵团姑娘们的胆量再一次引起全国人民的钦佩崇敬。

1957 年3 月,兵团修筑乌库公路支队,开赴天山腹地。崇山峻岭、冰天雪地,赤手一摸钢钎就能被粘掉一块皮。“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人在冰上走,云在脚下飘”。五位姑娘姜同云、刘君淑、陈桂英、田桂芬、王明珠,最大的23 岁,最小的17 岁。她们先是送饭送水,搬石头,接着学会抡锤打炮眼,后来竟然像男同志一样放炮炸山了。有人问她们怕不怕?她们回答,男同志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胆子是练出来的!好个冰峰五姑娘!海拔4000 多米,炸山开路,练就一身“巾帼不让须眉”的胆气!

面临侵略者的枪口,面临生死考验,最能显出兵团人大无畏的胆气。

1969 年中苏边境巴尔鲁克山,是苏方所谓“争议”最多的地区,也是边境斗争最尖锐的地区。苏方哨所,遥遥在望,兵团人耕作放牧,常与对方巡逻队遭遇。苏方在我国牧民转场牧道上架设了铁丝网,不准通过。兵团人和对方荷枪实弹的士兵“扛膀子”,扒开铁丝网,打通转场牧道。6 月10日,女民兵孙龙珍下班刚回到家,突然听到紧急消息:牧工“大个子”张成山在乌斯格河畔被苏军绑架、羊群被抢走。张成山身高力大,多次在“争议区”扒铁丝网,是条硬汉子。苏军认准了他,绑架了正在放牧的张成山。“把张大个子抢回来!”全队军垦战士呼喊着向出事地点跑去。这时,从江苏老家来探亲的小姑子劝她:“你都6 个月身孕了,我代你去吧。”孙龙珍微笑着说:“不行!我是民兵,必须去。”她顺手提着铁锨追上了大伙儿。突然,对方暗堡的机枪喷出了火舌,孙龙珍中弹牺牲,腹中胎儿还在蠕动……

生死瞬间,一胆悬命;有胆有识,英雄本色。国无胆必亡,民无胆必怯,人无胆必衰。兵团老军垦留给后代的不是金钱,不是财富,是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陈平)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