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举办首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侧记

来源:新疆日报
2017-06-15 00:00:00
分享

为了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

——自治区举办首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侧记

6月10日,由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文物局主办,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承办的自治区首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五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主会场活动在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举行。

此次活动以“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和“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在一周时间内,通过举办100多场包括音乐专场演出、非遗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公众关注非遗,提升非遗保护意识。

“一带一路”印迹随处可见

6月10日,在北庭故城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千年历史的西域古寺迎来了众多参观者。

2016年9月,国家将“文化遗产日”更名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在开展遗产日活动的同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通过静态的文化遗产展示和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演,让观众全面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处长王洁介绍,此次活动主会场的选址也是有“讲究”的,北庭故城在历史上享有盛名,是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北道枢纽,同时北庭故城也是我区首个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的文物保护单位。选择这里当主会场突出了丝绸之路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的魅力。

实际上,此次活动从选址到内容呈现都在响应“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这一主题,主会场的《新疆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展》《新疆考古新发现图片展》《中国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学员作品展》《新疆传统乐器制作技艺展》等精彩纷呈,一点一点拉近了文化遗产与寻常百姓的距离。

在主会场上,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带来了抱枕、耳机等近百件融入了维吾尔族刺绣元素的新产品,每一件产品都是传统手工刺绣与现代潮流语言的重组;自治区妇联展出了来自阜康、鄯善、福海等地的13家刺绣合作社和刺绣企业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特色刺绣作品,绣娘们在绸缎、皮革、毛毡上,用挑、刺、绣、补、钩等手法展示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这次遗产日活动,有线上的知识竞答,也有线下的进校园活动;有现场的展示,还有广播直播。活动注重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项目的展示,体现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也反映出新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交融的现状。”王洁说。

用“工匠精神”造出好乐器

6月10日,主会场的《新疆传统乐器制作技艺展》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细细品味,传承人的徒弟们现场展示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制作技艺,让观众觉得很新奇,争相拍照发朋友圈。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信部和财政部共同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肯定了传统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促进就业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现场,记者看到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徒弟玉素甫江·阿不都苏甫尔和尼亚孜·亚森正在聚精会神地用几种不同的天然原料为独它尔“美容”,观众拍照的声响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目前,好几种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已被列入自治区非遗名录,这些乐器因历史悠久、造型独特、音色极富表现力而享有盛名。

玉素甫江·阿不都苏甫尔介绍说,维吾尔族传统乐器的制作选材很讲究,工艺流程也要求严格。他们制作的每件乐器均是严格按传统工艺制作,除了音色出众,乐器的外表装饰也很华美精致。

哈萨克族冬不拉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徒弟乃比江·艾比力拉现场用冬不拉演奏了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乐曲,许多观众还围上前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虽然音量不大,音色却很优美。其制作历史悠久,工艺考究。乃比江·艾比力拉热情地为好奇的观众现场讲解:冬不拉一般用松木或桦木制作,过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发音小孔,过去用羊肠弦,现在改成了丝弦……

观众王青说:“这些传统乐器之所以深受各族百姓喜爱,传承至今,就是每一件精美的乐器中都凝结着工匠精神。”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罗静介绍,近年来我区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非遗名录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抢救性记录工程正式启动,一批传承保护示范基地揭牌运行。目前,我区各级政府已公布了435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83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293项被列入自治区级名录。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玛纳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麦西热甫入选世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我区还成功申报了3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贯彻落实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我区委托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以传统工艺为重点,按照“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总体要求,开展了8期培训,已经培训了480余名学员,2017年底将完成1000人次的培训,这将大大扩充非遗保护人才队伍。

文物保护员有了“补助”

本次遗产日主会场重点展出的《新疆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展》《新疆考古新发现图片展》等展览,都是近年来新疆考古的新成果。观众林泽东说:“看了这些展示图片,才知道我们新疆有这么多宝贝。保护好家门口的珍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责任的。”

曾经参加过北庭故城高昌回鹘佛寺遗址考古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孟凡人老人也参加了遗产日活动,看到图片中考古工作的最新成果,他感叹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越来越重视了。

据了解,得益于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我区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截至目前,全疆共有不可移动文物9542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自治区级558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

从人迹罕至的荒漠戈壁,到难觅飞鸟的高山林海,忠诚而甘守寂寞的保护员们用他们的臂膀筑起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铜墙铁壁。今年3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设立自治区野外文物保护单位看护人员专项补助经费,为900多名看护员解决了后顾之忧。在遗产日主会场上,还为部分文物保护看护员颁发了聘书。

在吉木萨尔县乱杂岗遗址义务看护文物的王福林说:“我家就在遗址附近,平时我经常去保护区转着看一看,看有没有人非法取土盖房子。保护区虽然有围栏,但也要注意盯着,不能让家畜进入遗址踩踏文物。我看护这个遗址已经十几年了,看得越久越觉得对遗址有感情,我们有义务把它保护好,完整地传给下一代。”

自治区举办首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侧记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