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鸟友发现一鸟儿“打毛衣”“编织”巢穴如茶壶

作者:赵梅 来源:都市消费晨报
2017-06-08 09:18:15
分享

都市消费晨报讯 (记者赵梅 通讯员刘晓建摄影报道)没有人教,也没有毛线,白冠攀雀只需用它灵巧的嘴,就能把从野外捡来的羊毛、花絮编织成茶壶状的精美巢穴。

近日,阿勒泰鸟友刘晓建历经4天时间,在青河县一片林带里拍到这种鸟编织巢穴的精彩瞬间。

新疆阿勒泰鸟友发现一鸟儿“打毛衣”“编织”巢穴如茶壶

  鸟巢像“绒球”高悬树梢上

据鸟友刘晓建介绍,他和白冠攀雀的结缘源于去年秋天。当时他在青河县一片湿地边的林带里拍鸟时,被林带树枝上挂着的“绒球”吸引。

“这些‘绒球’大多呈棕黄色,个头和大苹果差不多,外观很精致,就像有人手工编织好又特意挂在树梢上的工艺品。”刘晓建说,他开始以为这是附近牧民留在树上的东西,一打听才知道,这些精美的“绒球”,竟然是一种叫白冠攀雀的小鸟编织的巢穴。

“这鸟究竟是怎样‘编织’出了这样的巢穴?”刘晓建对这种会“打毛衣”的鸟产生了浓厚兴趣。

近日,他再次来到这片林地,蹲守了4天,终于目睹了白冠攀雀的编织过程。原来它们是用嘴在树枝上把从野外衔来的羊毛和花絮编成一个个“绳索”,然后不停地横向、纵向缠绕,最终“织”成密密匝匝的巢穴。“织好的巢穴有的像带嘴茶壶,有的像靴子,吊在树枝上晃晃悠悠”。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等科研人员,曾对白冠攀雀的营巢习性特征和巢穴选择进行过实地研究。据马鸣介绍,白冠攀雀的巢穴虽然凌空挂在树梢上,看似晃晃悠悠,实际上非常结实耐用。

马鸣说,它们的巢穴前期由雄鸟编织,后期由雌雄共同完成。它们会用毛絮先在树枝顶端打结,作为巢穴的悬吊点,然后再用羊毛或杨树等植物的花絮编织成一条条“绳索”垂吊在空中,围绕绳索再横向网状编织,把巢穴的框架编织成吊篮结构。最后再用羊毛、花絮不断加固铺垫,将其修成一个坚固、精美的“茶壶”。

婚姻实行“一妻多夫”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体型很小的鸟,不仅巢穴独特,婚姻制度也很独特,实行的是“一妻多夫”制度。

求偶期间,雌鸟会主动围着雄鸟转来转去,并作出各种温顺、羞涩等姿态,讨得雄鸟欢心。双方一旦恋爱成家,雌鸟很快就会失去恋爱时的和气、温顺,它们会躲在一旁悄悄地看着雄鸟来回筑巢。产卵之后,雌鸟还会趁雄鸟外出觅食期间,抛夫弃子,另寻新欢。

觅食回来的雄性白冠攀雀发现妻子离家出走之后,只能老实巴交地趴在窝里继续孵卵,承担起养家、当“奶爸”的重任。

马鸣分析,白冠攀雀的这种独特婚姻制度实际上是为了繁衍后代,提高种群的存活率。“它们在迁徙途中会大批死亡,再加上它们体型娇小,雕、猎隼、狐狸等天敌很多,存活下来的几率较小,只好实行一妻多夫制,让雌鸟能产下足够多的蛋,以确保种群的繁衍”。

白冠攀雀

形体特征:个头比麻雀要小,四五厘米,头顶白色。

生活习性:每年春天,它们会从中亚、西亚或者新疆南部,迁徙到乌市周边或新疆北部部分地区繁殖,喜欢选择湖泊、河流等水域附近的柳树、杨树营造巢穴,营巢时间大多在4月下旬至7月之间。

分布范围:分布于中国、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