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文博会:新疆“匠人”精神之“密作”刺绣背后的故事
工作站绣娘早尔汗的照片亮相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新疆展馆。
近日,一位身穿印花服饰,戴着时尚的耳麦,嘴角流露出俏皮微笑的维吾尔族妇女照片亮相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新疆展馆,让在场观众不禁注目良久。
“这张照片拍的真好,不论是照片整体的颜色对比还是人物的表情都很到位,关键是这样一位妇女却带着这样时尚的耳麦,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对比。”来自深圳的摄影爱好者李实光说。
实际上,这是“雅昌文化集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新疆哈密市传统工艺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本次在文博会上带来展示哈密维吾尔族手工刺绣的一张照片,时尚的耳麦上绣有精美的孔雀图案,而这精美的刺绣就出自照片里这位妇女之手。
“你看照片里这位妇女嘴角上带着俏皮的微笑,似乎又有些得意,其实当时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她的脸上是有泪的。”工作站负责人王智翔介绍说。
这位妇女名叫早尔汗,在工作站找到她之前,她是哈密市很普通的一位会刺绣、会剪纸的农村妇女。她认为刺绣和剪纸是装点她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她坚持刺绣和剪纸四十多年。在她进入工作站成为一名绣娘之后,接到工作站给的绣片图案,她以为就像以前找她绣花的人一样,她负责刺绣,然后将这秀好的绣片出售。
直到与工作站合作的灌木团队将早尔汗的绣片做成耳麦上的装饰拿到她的面前,早尔汗非常激动,她戴着耳麦听到里面传来的音乐声,留下了泪水。她说:“我从来没想到我的刺绣可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谢谢工作站把我的名字写在绣片背后。”
“哈密传统刺绣能发展到今天被很多人所熟悉,其实这背后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王智翔说,机绣的盛行对手工刺绣的影响是致命的,因为机绣不但快,也能秀出好看的图案,这就导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密维吾尔族手工刺绣面临凋零,伴随其后的是哈密的丝线染织技术也濒临失传。
杭州密扇设计团队是第一个加入工作站的设计团队,他们去哈密调研采风时,希望哈密维吾尔族刺绣不仅仅只是一门工艺,更希望从原材料开始都能使用哈密本土的东西。但他们发现,在哈密会丝线染织技术的人真是凤毛麟角,经过一段时间艰难寻找之后,工作站和密扇设计团队在哈密市伊州区五堡乡五堡镇找到一位名叫玉素甫的老人,老人年轻的时候靠丝线染织技术为生,但因为哈密维吾尔族手工刺绣逐渐退出了市场舞台,老人的这门手艺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如今想让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玉素甫老人再重拾这门工艺很难,“我很愿意帮助你们,但我已经几十年都没有染过线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染出你们想要的那种效果。”玉素甫老人说。
果然,第一次实验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丝线掉色非常严重,设计团队与玉素甫老人一起努力了十五天,但成效依然不大。就在所有的人都决定要放弃复原丝线染织这门技术的尝试离开哈密的时候,玉素甫老人坚定地说他会一直试,直到染织出能用而且不掉色的线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四个月后,老人给工作站打去电话,激动地说:“不掉色了!拿开水烫都不会掉色了!”老人沙哑的声音颤抖起来。听到这一喜讯的工作人员无一不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他们知道,这成功的背后是老人没日没夜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用辛勤和执着的汗水换来的。
绣片图案设计师卡德尔·热合曼现在每个月要设计1000多张不重复并带有维吾尔族传统图案的绣片,他说:“我很热爱我现在从事的这份事业,哈密维吾尔族传统刺绣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我们这个团队每个人的辛勤付出。”
2008年,哈密维吾尔族刺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疆唯一的国家级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6年3月,文化部在哈密设立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雅昌文化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哈密行署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包括哈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传统刺绣的工艺保护传承和市场化开发。以“密作”为公用品牌,建立研发体系、标准体系和品牌营销体系,推动哈密刺绣产业向中高端迈进。2016年8月,300多款刺绣产品在哈密举办的“密作匠心——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阶段成果汇报展”上亮相。2017年5月,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第一次来到深圳文博会,向中外客商展示哈密传统刺绣工艺的新魅力。(张雨哲)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