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乌苏市在“访惠聚”督导工作上广泛学习经验做法、创新转变工作方式、扎实促进工作实效,从严选督导人员、创新督查方式、压实督导责任、落实督查任务情况四方面入手,借助“互查互评找不足互学互比促提升”的“四互”模式,促使全市132个驻村工作队交流互检、查漏补缺、落实任务、补齐短板、挖掘亮点,营造出“比学赶超、攻坚克难,群策群力、深入深化”的良好氛围,全面深入推进2017年“访惠聚”驻村工作提质增效。
配齐配强,监督力量“精”。乌苏市“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从市直单位中长期抽调了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干部6名,成立了3个“访惠聚”驻村工作督导小组,将有驻村工作队的21个乡(场)镇、街道进行分片化区,包联到人,责任到人,同时,严格规范督导时间及督导内容,做到每月对自己包联督导的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全面走访一次,查摆问题,推动工作。各乡(场)镇、街道也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督导组,每周对辖区内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进行抽查检查,与市“访惠聚”督导组形成合力,提升监督实效。自年初以来,市“访惠聚”办公室先后进行了46次督查,点出了161个问题。4月26日--28日,市委组织部成立9个督导组,对全市45个党(工)委第一季度基层组织建设暨“访惠聚”驻村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查出问题289条。
换位督导,方式方法“新”。为进一步增强督导实效,乌苏市委组织部召开“互查互评找不足互学互比促提升”督导检查工作交流座谈会,吸纳各工作队的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人加入到全市“拉网式”督导组当中,让这些“当事人”成为“指导者”参与到督查要点梳理规范中,采取“互观、互查、互评、互学”的方式,通过实地查看、座谈讨论、走访群众、查阅资料等方式,查看“民情日记”、工作台账、“1+2+5”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和“学、转、促”学习教育等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互评打分、互提意见。
责任包联,后盾保障“强”。作为督导敦促的另一支力量——派出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在指导推进“访惠聚”驻村工作上,发挥着很大作用,全市95家派出单位的党政领导分赴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落实责任每月蹲点调研3--5天,参加1次“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重要会议;听取1次“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工作汇报;与联系户见面1次并保持常态化联系;每季度参加1次包联村队各项活动,不断加强派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在推进本村(社区)思想教育、政策宣传、情况掌握、诉求解决、矛盾化解、技能培训、加困难帮扶、致富引导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与水平,同时,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在资金、项目、技术、培训等方面,给工作队予大力支持,当好后盾,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
严督实导,工作效果“实”。在日常督导工作中,乌苏市对“八项任务”落实情况、升国旗开展情况、四项活动落实情况、理论学习推进情况等方面进行细致了解,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耐心讲解如何进一步规范,同时,限时要求立行整改,由督导组对整改方案及整改实效反复跟踪问效,确保督导掷地有声。对工作认识不到位、不坚守岗位、责任不到位、工作不落实、因失职渎职、玩忽职守在稳定方面出现问题的,无论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哪个单位、哪一级干部,都严肃追责、一律严惩不贷。截至目前,全市下发了2次通报文件,层层传导压力,不断上紧“责任弦”,切实提升“访惠聚”工作实效。(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