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后” 张万平:追赶青春什么时候都不晚

来源:兵团日报
2017-05-03 16:47:00
分享

原标题:“60 后” 张万平:追赶青春什么时候都不晚

“每一个人的生理青春年龄也许是有限的,但心理和工作的青春年龄却是无限的。”“五四”青年节前夕,出生于上世纪60 年代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传媒中心办公室主任张万平这样谈起青春。

上世纪80 年代,正值国家改革开放大潮风起云涌的时期,走在街上,你随处可以看到洋溢着青春气息的“60 后”们穿着喇叭裤,手中提着录音机,口中哼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曲调。

那时,张万平在二十一团中学从事教育工作,教初中化学,同时兼管化学实验室。“当时的我,可以说青春的活力无限,人生的梦想无限。”张万平说。

1990 年,学校初三班级的一名化学老师由于身体原因,提前退休。学校领导找到张万平,希望他暂时接替这名老师的工作。“我当时是化学教研室最年轻的老师,我认为,学校有困难,再累也要干。”张万平说。

接受任务后,张万平几乎每天都要上4节课,到了下午最后一节课时,嗓子都哑了。

教学的同时,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也不能落下,张万平每个星期还要准备40 多场实验,调试仪器、准备药品,一场实验至少要花费两个多小时时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万平总结工作经验,向学校建议成立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这一建议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化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化学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教育阶段,对学生将来学好化学有着重要作用。”张万平说,“记得有一次,一名女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弯管还没有凉,她不小心拿了一下,手指上立刻被烫掉了一块皮,疼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我赶紧用蒸馏水配制成饱和的苏打水,让她把手指浸泡进去,烫伤很快得到了缓解。让人欣慰的是,即使这样,这名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仍然丝毫不减。”

在张万平的带动下,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成了学校特色教育的一大亮点。该活动小组成员大部分都考上了大学,有两名学生还考上了研究生。

2012 年,张万平被调到二师传媒中心工作。由于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和积极探索学习的热情,他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

50 多岁的年纪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已不再年轻,但张万平却说:“人生的‘不惑’

也好、‘知天命’也罢,不过是人们划定的一个生理年龄区域而已,人的工作年龄应该是由知识和心态决定的,只要有好学的精神,积累丰富的知识,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拥有旺盛的精力和澎湃的激情。追赶青春,什么时候都不晚。”(文燕萍)

图为4 月28 日,张万平在办公室工作。

“60 后” 张万平:追赶青春什么时候都不晚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