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亲·讲述】跨越60余载,难忘鱼水情

作者:史漓莎 来源:新疆网
2017-04-21 09:37:03
分享

新疆网讯(记者史漓莎报道)前段时间,刘文龙的7个儿孙都忙着结对认亲,他打听后得知全疆都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亲戚,这勾起了他尘封多年的记忆。

“我时常会梦见那片田地,那里有黄水槽子,有大老王家的四合院,暖烘烘的通铺火炕,香喷喷的拉条子……”84岁的刘文龙说起1950年在五一农场开荒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因为,那里有他失联多年的回族亲戚。

最近,令老人牵挂66年的亲戚找到了,两家人终于再聚首,久别话重逢。

4月20日,记者在乌鲁木齐青年路方苑小区见到刘文龙,聆听了那段往事。

开荒拓土,亦兵亦农

1949年2月刘文龙在陕西西安参军,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十七师一路向西抵达新疆,响应号召参加建设生产,战时打仗,闲时务农。

1950年,17岁的刘文龙到五一农场周边的村庄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由于地域差别,让这个背枪的陕西兵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当时我们驻扎在黄水槽子旁,方圆几里只有大老王和他的弟弟两家,他们是祖祖辈辈在这里务农的村民,种地比我们在行,也帮了大忙。”刘文龙说。

热情的回族老乡,不仅腾出自家的一间房给刘文龙班上的八个人住,还将自家的牛羊、水井、锅灶都贡献出来。

“见我们队伍里好些都是穿着军装又讲规矩的尕娃娃,瞧着我们只会傻干,心疼得很,没几天大老王就主动跑来帮忙。”刘文龙说,家里的工具能借的都借,地里的学问知无不言,从打田埂、播种到间苗、浇水都手把手交。

这样一位慈祥的长辈,总让刘文龙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自然也多了几分亲近,关系也越来越好。

记得当时最发愁的是未驯的牛马无法用于农耕。刘文龙笑说:“我们的牛马不听使唤,想用来拉犁、拉滚木更是难上加难。大老王知道后把自家的十几头耕牛都拉来了,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帮我们驯化牛马……”

当年,在全疆各地,有无数个部队分支在屯垦戍边时,受到各族乡亲的帮助。作为第一批参与开荒的队伍,那年秋天,刘文龙迎来了丰收,秋收时成堆的麦子、玉米,金灿灿地映入眼里、刻在心里。

一次结缘,一生铭记

1951年8月部队调动,刘文龙去往五家渠参与农场建设,离开了如叔如父照顾过他的大老王。1960年前后,成家立业的刘文龙曾回到村庄寻找大老王一家,想去探亲寻友,但人已搬离,询问邻居也不明去向。

从此,刘文龙心里多了个心结,想再见亲人一面成了个难圆的梦。

“我还有个亲戚不知道在哪儿,要是能找到,那就好了。”刘文龙在儿女面前经常念叨着过去的时光,大女儿联系到了五一农场派出所的民警阿不都外力·阿不力孜。

“一份情牵挂了六七十年,老爷子是个重情义的人,我们也想帮他。”听完老人的故事后,阿不都外力·阿不力孜决定帮忙,但老人所知信息只有当事人的姓和族别,给寻亲带来困难。

阿不都外力·阿不力孜从当地的回族家族开始询问,一家家打听,碰巧找到一个曾住在老村叫王顺吾的居民。

接到电话时,王顺吾的第一反应是,“家里没有姓刘的亲戚,会不会是骗子。”

听完民警的陈述,王顺吾想,去见见老人,哪怕自己不是他要找的人,也不要戳破,就当圆个梦,哄哄老人也好。

王顺吾见到刘文龙时,老人开口便问他,“你是马旦子的娃娃吗?长得怪像的。”

“我当时心里一个激灵,马旦子是我父亲王维德的小名,要不是熟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这人竟真和我家有渊源!”王顺吾说,回家后他给88岁的母亲说起这事,母亲当即笑起来。

“这人确实是老熟人,当年你爹娶我的时候,还是小刘他们那帮兵蛋子去接的亲,他们和你父亲一般大,玩得可好了,都管你爷爷叫‘大老王’,那会经常到咱家里吃饭,还夸我做的拉条子好吃。”王顺吾的母亲马会蓝说,那阵子王家送些拉条子、香豆饼给他们吃,他们又包了饺子蒸了馒头送回来,来来往往,关系比亲戚还近。

原来,大老王全名叫王尊仁,1958年他们一家搬到了米东碱泉沟,1963年又搬了回来,恰好错过了当时寻来的刘文龙。时隔多年,大老王、王维德都已去世,了解当年情况的人,也只剩下大老王的儿媳妇马会蓝。

半个月前,王顺吾带着马会蓝,还有家里的五位亲戚、阿不都外力·阿不力孜一家四口,与刘文龙一家聚在一起,两家人终于结对认了亲。

“快70年了,我这个心愿总算了了,咱们两家的缘分可以延续下去了。”刘文龙说。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