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春分,乌鲁木齐迎来强降雪天气,图为一架飞机正在进行除防冰保障。——张思维摄
老弱病残,始终是一线员工关注的重点,客梯湿滑,扶助伤病,越是恶劣天气,越能彰显真情服务。(任春山摄)
3月20日正值春分时节,春风却仍未吹过玉门关,位于西北的新疆地区大雪纷飞。当天下午17时许,经过两场零星小雪的酝酿后,乌鲁木齐市迎来一场大雪,新增积雪厚度超10厘米。南航员工冒雪保障航班运行,全天在乌共保障进出港航班163架次,旅客近两万名,超过50架飞机完成除防冰作业后安全起飞。
“说实话,真是没想到这种月份,新疆竟然还在下这么大的雪。”刚从武汉飞过来的南航飞行员吕诗龙正在冒雪检查飞机。由于气温徘徊在零度左右,地面的积雪开始融化,整个机坪显得泥泞湿滑。除了担心天气恶劣导致机场关闭外,吕诗龙说待会儿操控飞机滑行时会注意控制速度:“大雪天气下要保证航班运行安全,除了做好除防冰工作外,操纵飞机滑行的过程中也会多加小心,防止速度过快造成机轮打滑。”
晚上20:50,吕诗龙执飞的CZ6634航班完成除防冰作业后,从乌鲁木齐机场顺利起飞。
“大娘地上滑,您小心啊!”一架飞机停靠在109停机位,南航新疆分公司的地服员工陈禹杰一边控制客梯车上站立的人数,引导旅客乘坐摆渡大巴,防止出现拥挤;一边帮忙搀扶老年旅客、抱有婴幼儿的旅客走下飞机。“因为候机楼区域正在进行清雪作业,所以这个时间段到达的航班都安排在了远机位,没有廊桥保障。”陈禹杰解释说,“因为地面比较湿滑,我除了要提醒大家小心脚下外,尤其会留意照顾年纪大的、行李多的、抱小孩的旅客。”
陈禹杰确定旅客已全部离机后,正要走上摆渡车,一位旅客焦急地喊住了他。原来,这位先生刚才着急下飞机,拿错了电脑包。陈禹杰一面通过对讲机联系前一辆车上的地服人员,通知大家先别着急走,一面跑上飞机,确认旅客乘坐的座位,联系邻座可能拎错包的旅客,最终顺利地让两位先生碰了面,交换了电脑包。
南航新疆地服部服务室分队长王浩强站在机坪上,用脚使劲蹭了蹭地面,试了试湿滑程度,然后与送机员陈靖引导旅客排队准备登机。他大声招呼旅客不要在机坪随意走动,当心地滑,并时不时盯着登机梯上缓慢前行的队伍,及时控制客梯车旅客人数,防止出现拥堵。雪越下越大,不一会儿,王浩强的黑发变成“白发”,他留意到一名做完手术没多久的旅客行动困难,连忙上前一步,一路搀扶送进客舱。送机员陈靖向同事打着动作夸张手势,生怕风雪遮挡住对方视线。她一边验牌,一边提醒旅客脚下安全,时不时用对讲机与候机楼的同事沟通晚到旅客情况。
陈靖最后登上飞机确认未到旅客,乘务长也忙着协助旅客同伴电话通知出行同伴抓紧登机。陈靖介绍说,恶劣天气里航班时刻变动大,错过登机的旅客也多了起来。等还是不等?这是个问题,但保障大家顺利出行降低旅客漏乘率,对提升公司运行效率尤为重要,也是地面服务人员开展工作的最高目标。
“机坪上的积雪不多,但比较湿滑,我们推动货运拖斗是还是多加了小心。”南航新疆分公司货运装载员卢志军正忙着将旅客行李一件件摆放到传送带上。为了避免行李被积雪打湿,行李装载员为每辆行李拖斗车都覆盖了防雨膜。当天,卢志军和同事们冒雪保障航班货运装载,把超过13380件旅客行李和10余吨的货邮装上了飞机,虽然机坪寒冷,但他们的额头上却冒出了汗。
“机长你好,飞机除冰作业已全部完成,所有除冰车辆已撤离,准备启动右侧发动机。”机务腾书杰头戴耳机,联系机组重新启动飞机。20日晚,腾书杰一直在停机坪坚守,完成飞机除防冰保障工作。据他介绍,冬季飞机表面附着的冰雪会影响飞机在空中的飞行精度,必须在地面将冰雪清除干净,才能确保飞机安全起降。目前南航在乌运行的各型飞机有6、7种,疆内支线小型客机5-10分钟即可完成除防冰工作,大型客机如波音777和空客A330的除冰保障时间则要长很多,达到15-20分钟。在航班出港高峰时段,为提高除冰保障速度,乌鲁木齐机场东西两侧除冰坪同时开工,十几名除冰保障人员同时作业,确保飞机有序排队起飞。
候机楼里还有不少航班延误的旅客在焦急等待着。赵国芳今天的岗位是航延综合岗,负责给风雪之后大雾航延下的旅客,提供航班信息和餐食发放服务。另一名董星则在距她100米处32号登机口巡视现场,同时用广播通知大家可以排队领取免费航延餐食。为方便旅客,提升自身服务,南航新疆分公司地服员工们将航延服务指引二维码、航延服务监督热线印制在隔离带的套头上。赵国芳说,各种小心思,都是为了缓解焦急的情绪。
新疆北部地区冬季跨度长,雾雪天气多。当全国各地民航人已经在为换季后的酷暑天气做准备时,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的民航人还在冰雪中战斗。每次因天气造成航班不正常时,旅客急,售票、地服、机务、飞行、客舱等各一线保障单位的员工更急。他们克服极端天气下的运行困难,加班加点服务旅客,有的早晚班连轴转,有的顾不得回家看孩子,有的嗓子哑了只能含几粒喉宝……所有的辛苦和努力,只希望航班因天气受阻时,他们在服务中少一分疏漏,在运行多一分安全。(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推荐